提高警惕 防止儿童玩耍时突然跑上马路
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玩耍时突然窜出马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暑期外出机会增多,家长更需提高警惕。
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安徽铜陵枞阳县的一幕,画面中的小男孩多次折返于公交站台与人行道之间的非机动车道玩耍,当他再一次从站牌后猛跑过非机动车道时,一辆电动车快速通过,发现突然窜出的孩子时躲闪不及将他撞倒在地,所幸双方都只是轻微外伤。
近日,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一个小女孩捧着玉米在自家门口和家里人玩耍,随后,小女孩的爷爷把吃完的玉米扔到马路对面的垃圾桶里,小女孩见爷爷走开便跟了过去,结果意外发生了。
好在小女孩只是头部轻微擦伤,并无大碍。交管部门表示,这种突然窜出的过马路的方式非常危险,尤其是在乡村路段、坡路、弯道和交叉路口等。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赵晓轩:在这里我们也提示广大的机动车驾驶人,行经这些路段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同时也要提示我们广大的监护人,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避免以这样突然窜出的方式横过道路。
涉儿童交通事故超六成因监护人监管不力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未成年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中,暑期7、8月份交通事故起数,占全年总数的22.93%。由于监护人看护不到位,造成儿童交通事故伤害,占到了总量的六成以上。重视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严格出行管理,这不仅是作为监护人的责任也是法定的义务。
夏日赶海 防护到位坚持“三不碰”原则
夏天一到,去海边游玩成为不少孩子的选择,但在欢乐的活动背后也有不少的风险。不久前,在广西北海,彭女士带着自己8岁的女儿在海边游玩时,孩子不慎被水母蛰伤。
彭女士:(孩子)在旁边浅的地方玩了一会,她就哭了,哭了然后才看到她手臂上有两条透明的触须,我就用雨伞把它刮开了,手就立马红肿了。
面对纷繁复杂的海洋环境,如何才能安全地赶海游玩呢?专家表示,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尽量远离潮间带的礁石区与缝隙处、珊瑚礁密集区等容易藏匿危险生物的地方,同时记住“三不碰”原则,也就是不碰不认识的生物,不碰海洋生物分泌的黏液,以及不碰刺状结构的生物。
夏日赶海 注意潮汐变化远离离岸流
除了要辨别和警惕各类海洋生物,赶海时还需注意警惕各种未知环境的风险,包括潮汐变化、离岸流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黄海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 杨彭豪:赶海前一定要提前查好潮汐表,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出行,选择正规景区内赶海区域。遇到台风预警或暴雨天气,坚决不能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