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闻延安电(副总编:张家南 张林)五月的延安育英中学绿意盎然,教育界的目光聚焦育英校园——在多次信息交流后,李校长于5月9日亲临育英中学,受到了育英师生的热烈欢迎。他吃住都在学校,全面了解了学校情况,兴致勃勃地看完育英中学美丽雅致的校园后,说了一句话:“这哪里是北方学校呀!比南方的学校还绿还美。”

当晚李校长为育英中学老师做了题为《课堂教学的守正与创新》的报告。闻讯赶来的还有延安中学、新区高级中学、新区第一中学、宝塔二中、延长县高级中学、安塞县高级中学等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和宝塔教体局的部分领导,共近600人聆听了报告,学术厅内座无虚席。
专家介绍:

李金池,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杰出校友、教育领域的领航者。曾任河北衡水中学校长、衡水市教育局局长。现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
李金池校长于1982年-1992年在衡水中学任历史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1992年-2004年担任衡水中学校长。2004年-2010年任衡水教育局局长,2010年起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至今,北清之慧教育会议专家。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议担任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河北省十大优秀人民公仆”“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改革开放30年全国基础教育贡献30人”等称号。李金池通过创新课堂模式、推动教育公平、重塑学校文化,创造了从薄弱学校到全国名校的两次“教育神话”,其经验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启示。
校园参观:
在延安育英中学曹鲁校长、冯云鹏校长、张炳科校长及于清涛主任的陪同下,李校长开启了一场校园探访之旅。校门口,教师列队,以最诚挚的热情迎接这位教育界领军人物的到来。
李金池校长于1982年-1992年在衡水中学任历史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1992年-2004年担任衡水中学校长。2004年-2010年任衡水教育局局长,2010年起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至今,北清之慧教育会议专家。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议担任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委会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河北省十大优秀人民公仆”“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改革开放30年全国基础教育贡献30人”等称号。李金池通过创新课堂模式、推动教育公平、重塑学校文化,创造了从薄弱学校到全国名校的两次“教育神话”,其经验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启示。
校园参观:
在延安育英中学曹鲁校长、冯云鹏校长、张炳科校长及于清涛主任的陪同下,李校长开启了一场校园探访之旅。校门口,教师列队,以最诚挚的热情迎接这位教育界领军人物的到来。

漫步校园,曹鲁校长向李校长详细讲解育英中学的建设亮点。由清华美院设计师打造的中心公园,以现代美学融合自然意趣,其间古朴凉亭与蜿蜒的循环河流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从高标准洗浴中心、空调全覆盖的贴心设计,到河滨走廊石桌与路灯的巧妙搭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李校长驻足河畔,感慨道:“路灯与学习区的结合,让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这在北方学校中实属难得!”

步入教学楼,南北通透的采光设计让空间明亮开阔;操场旁的假山流水与休闲凉亭,为师生营造出动静皆宜的校园氛围。图书阅览中心更是独具匠心:一楼动态学习区鼓励交流,二楼静区文理分列满足多样化需求。李校长频频赞叹:“育英的校园设计,真正做到了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李金池校长在交流中特别提及,石家庄精英中学与延安育英中学的缘分早已镌刻在校名之中——"精"与"英"二字辉映,昭示着两校对"育天下英才"使命的共同追求。两校不仅共享"精英-育英"的命名基因,更在学校特质上遥相呼应。
专题报告-创课堂模式之新

“能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分享办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与经验,是我的荣幸。”李金池校长以谦逊的开场,将老师们带入石家庄精英中学的“破茧之路”。专题报告会上,李金池校长以"课堂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将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涅槃之路化作教育改革的生动注脚。面对"民办教育寒冬期、名校环伺竞争带、师资童子军"三重困境,他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恰似一把破解教育困境的金钥匙。所谓“激情教育”,李金池校长认为教育的灵魂是激情,教育需要激情,教师更需要激情。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激情能够化困难为动力,化腐朽为神奇,能够让教师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超越。”在剖析"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时,李校长以手术刀般的精准直指传统课堂痼疾:"当'填鸭式'教学异化为知识搬运,当教师独白取代思维对话,教育便失去了灵魂。"他创造的"导、思、议、展、评、检、用"七环相扣教学法,重构了师生关系图谱,让课堂真正成为思维生长的沃土。这种教育智慧与延安育英中学“自-精-合-练+用”(4+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奇妙共振。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变“学懂”“学会”为“会学”“会用”。

关于备课制度,李校长提出“三备两研”,每一节课均需经过分头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三个环节。集体研备又分集体教研和同侪互研进行。在"三备两研"备课制度的解读中,李校长揭示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密钥:"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作战,从经验传承到智慧共生,这是教师成长范式的根本转变。"延安育英中学各备课室里每日上演的思维碰撞,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实践——老教师的经验沉淀与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在此交融,传统教法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的创新在此共生。“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正是李校长的坚持使精英中学于变革创新中傲然崛起。
专题报告-守教育根本之正
在李金池校长的教育理念中,“守正”并非简单的传统坚守,而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度回归。他强调,教育者必须牢牢守住四大核心阵地:1.守住课本:要求教师将教材作为教学设计的“北斗星”,通过集体备课深挖知识点内在逻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课本智慧的转化器”;守住课本不仅是反对盲目追求教学难度更是倡导通过分层训练、错题溯源等策略,在反复夯实中筑牢学生的知识地基;2.守住基础:李金池校长认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区分度。”面对教育改革浪潮,他犀利指出:无论是学生深度学习,还是教师创新课堂,唯有紧扣基础知识,方能以扎实根基应对未来万变。3.守住读背教学:注重通过读背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灵活运用能力。4.守住复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复习成为学生知识的"催化剂"。
这与育英中学“脚踏实地,异想天开”的学风不谋而合,通过最基础的知识读背,强化记忆框架,锤炼思维逻辑。

李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延安育英中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李校长的教育境界,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他对延安育英中学师生展现出的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提到:“教师团队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延安育英中学最宝贵的财富。”这种肯定不仅提振了师生信心,更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 在学校管理层面,李校长对延安育英中学“尊重赏识,引导激励”的教风表示赞赏。这种认可推动延安育英中学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效能,使延安育英中学得到全方位的实质性的提升。

一切桃李芬芳,源自弦歌不辍的坚持。教育实干家李金池校长心怀“国之大者”,为教育事业俯首躬耕,殷殷话语背后,与所有育英人回应着教育的深切追问。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育人初心,历久弥坚。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延安育英中学正以敢为人先的锐气、革故鼎新的勇气,书写着革命老区教育振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