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观点 > 正文

用“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5-03-12 22:39:36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着日益复杂多样的新情况、新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以“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握好党建引领、实干担当、创新驱动这几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缕丝”,织密为民服务的“一张网”,绣出治理效能的“新画卷”。

 

 握好党建引领“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缕丝”。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是核心和关键,它如同“绣花针”,能够将基层治理的“千缕丝”有序穿起,使各项工作紧密相连、协同推进。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例如,在社区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比如,通过选优配强楼栋长、成立红色物业,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搭建社区、物业、居民三方沟通平台--红色议事厅,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让“红色议事厅”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一道“连心桥”,真正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将社区服务从“办公室”延伸到了“小区里”“家门口”,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大事共商、小事共办、难事共解”的良好局面,

 

 握好实干担当“绣花针”,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只有秉持实干担当的精神,才能真正织密为民服务的“一张网”,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干,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基层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面对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和挑战,基层干部不能推诿扯皮,要主动担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在处理社区矛盾纠纷时,基层干部要敢于站出来,公正公平地调解矛盾,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同时,要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服务清单、完善服务流程、加强服务监督等方式,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推行了“代办制”,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握好创新驱动“绣花针”,绣出治理效能“新画卷”。创新是基层治理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方法和手段,才能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绣出治理效能的“新画卷”。

 

 在机制创新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治理模式,建立起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的治理机制。例如,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中部门之间协调难的问题。在方法创新方面,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比如,通过建立社区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社区人口、房屋、设施等信息的实时动态管理,为基层治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手段创新方面,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和自治的基础作用。例如,社区通过制定居民公约、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形成了良好的社区风尚。

 

 用“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握好党建引领、实干担当、创新驱动这几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缕丝”,织密为民服务的“一张网”,绣出治理效能的“新画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征程中,我们要以“绣花功夫”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用心服务每一位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基层基础。共同携手共进,用智慧和汗水绘就基层治理的美好蓝图,书写新时代层治理的壮丽篇章。(江西余江区邓埠街道建设社区:陈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春风化雨护坦途 会宁公路段养护正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