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学术会议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上百名参会人员齐聚,审视当下电影理论界,回望与重启电影的过去与未来。
开幕式上,原美国电影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扬·舒特教授和国际电影摄影师学会会长基斯·范·奥斯特鲁姆教授被授予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
立足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建构,对当下中国电影以及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教授在《“共同体美学”再思考:历史与实践 》中提出不断重读巴赞的观点,坚持社会主义电影强国的建成需坚持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夏衍与上海——纪念夏衍 120 周年诞辰》重新梳理了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三者是如何影响夏衍的创作。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影带来更多影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钟大丰教授的《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本学:修复、修理与修订》从电影版本学的角度切入,全面分析了电影修复的历史流变,指出了数字版本的电影状态的复杂性。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的《论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从影像世界、生产者、电影作品与观众四个维度系统地考察了数字技术革命对影像本体的重构以及对“主体”观和作者论的挑战。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在《数字生成、幻点营构与沉浸式体验》就数字化生成技术的进步发展探讨了电影中的幻点营构与沉浸式体验规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的《影像艺术的算法阐释》则认为在当下电影算法多基于商业消费行为,受影响力评价的干扰,是当下必须直面的一个挑战。
分论坛中,与会专家们围绕“技术”这一关键词,对电影的美学、叙事、产业、纪录、媒介、表演、影像、史论等八个角度展开了深度讨论。既对当下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电影创作变化和产业革新进行了多维度梳理总结,又从学理实践双角度出发,对其中的美学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动影像、吸引力影像、互交影像的视觉性出发,重新审视了技术对观众主体性、视觉现代性、影像时空的塑造与回应。技术与电影史论坛则从最早的黑白电影到当下的5G短视频进行梳理,重写完善了中国电影技术史中的多方面误读与空白处。
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中国文艺评论上海戏剧学院基地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协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