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人文 > 正文

一双慧耳识“百病” 电厂里的90后“医生”

2022-08-05 19:04:25      

株洲8月5日电 (李芳森)一根听针,一头放在运行设备之上,一头紧挨着耳骨,几秒过后,王威便能听出设备的“健康”情况。

一双慧耳,便能识别设备的“百病”,这便是90后电厂“医生”王威的拿手绝技。

早上八点,夏日高悬,湖南株洲的室外温度已是30℃,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维护控制党支部副书记、锅炉专工王威也开始了今天的工作。

背上工具袋,王威从办公室走出,走过停运的运煤铁路运油段,这是企业发展的历史;踏上劳模星光大道,十余位省市公司各级劳模的照片和个人事迹,展示着企业当下的荣耀。

王威的工作,是负责锅炉房设备的巡检,这份相当于电厂里“医生”的工作,在迎峰度夏时期,更显重要。

一支测温枪,测量设备温度;一台测震仪,测量设备振动频率;一把活动扳手,修理小型故障……在王威的工具袋里,最见功力的,莫过于一根听针,仅凭双耳,便能判别设备的运行情况。

“设备如果缺油,声音就是干涩、刺耳;如果是轴承到达使用寿命,声音就是混乱。”入厂7年,王威锻炼出一双“慧耳”。“设备健康的声音,应该是平稳、流畅。”

说起工作,王威如今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刚开始接手这份工作时,却是一团乱麻。“刚开始,测温、测振有标准,很容易,但一用上听针,就觉得声音都差不多,有时候听上几分钟,也听不出有什么异常。”

想练就一双“慧耳”,需要“高人”传授。

2020年,王威从维护部班组技术员转到锅炉专工,便得到了师傅的细心教导。“干这活,首先需要精心聆听;再就是一次次的总结经验,因为这就是份需要经验的活。”

一周1次到2次的巡检,1次50多个点,2年的时间,数千次的聆听里,王威听得越来越快,也听得越来越准。

两个锅炉房、一圈巡检后,王威的工装在酷暑里早已湿透,所幸设备都运行正常。

再次踏上劳模星光大道,王威放慢了步伐,再次观看起劳模们的事迹。“我希望未来的哪一天,我的照片和事迹也能挂在这里,这是属于我们电力人的荣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华融湘江银行湘潭分行走访慰问食杂公司
下一篇:中消协|中秋节前将对月饼过度包装情况进行消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