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人文 > 正文

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2020-09-23 04:45:23   光明网   

 【中部崛起势正劲·河南篇】

  初秋的重渡沟层峦叠翠,举目四望,大片的绿色里零星点缀着点点金黄。清晨,一阵风吹来,竹林唰唰作响,山脚下的民宿“栖迟玖宿”的老板娘张瑜早早起床,和家人们正在自家店里忙活。“现在是旅游旺季,俺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来旅游的人多着哩,一到周末,房间供不应求。”说起如今的日子,张瑜脸上难掩笑意。

洛阳重渡沟: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张瑜的这家民宿前身是她公公庞西岳经营的一家小竹屋饭铺。

  20年前,重渡沟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沟,是豫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人均可耕地不足二分,且85%为45度以上的山坡陡地,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民们住的全是土坯房。

洛阳重渡沟: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重渡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核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6.8万个,年平均气温12.4℃。

  1996年至今,当地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依托重渡村的自然风光,借助国家扶贫机遇,逐渐摸索出一条“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为山区广大群众找到了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洛阳重渡沟: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1999年7月,重渡沟景区开始接待游人,庞西岳在自家门下边建了一个不到15平米的小竹屋。一张竹桌子,几把竹凳子,几件简单的炊具,小竹屋饭铺就开业了,卖点捞面条、油烙馍、竹筒米饭等重渡沟的家常饭。

  “那时候,俺的小饭铺一天能挣100多块。到了年底一算账,经营半年的小竹屋饭铺挣了1万多块。”庞西岳心里美滋滋的。

  有了小饭馆的资金垫底、有了小饭馆的经验积累、有了小饭馆沉淀下来的诚信经营理念,庞西岳家一年一个台阶的往上蹿。

洛阳重渡沟: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去年7月,庞西岳家花了300多万建起的精品民宿开业了,到旅游旺季,天天住满游客,一年下来能收入30多万。

  20年,庞西岳家从小竹屋发展到大民宿,是重渡沟发展乡村旅游,小山沟变身小康村的一个缩影。

  20年后,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4A级风景区,千泉喷涌,百瀑成群,万亩竹海遮天蔽日,堪称“北国江南”。

  20年后的重渡沟,人均十万以上的小汽车1.2辆,超过北京、上海,全村90%以上农户发展农家宾馆,被誉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年人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洛阳重渡沟:好山好水带来好光景

  张瑜最近又学会了在短视频平台直播,短短2个月时间,就吸引了3万多粉丝。现在的客人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是看过她的直播后专门来游玩的。“我们周末的民宿房间预定已经排到2个月后了。”

  不离山,不离水,发展旅游奔小康。现在,依托重渡沟景区,重渡沟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区的仓房村、北乡村、王坪村等六个行政村被带动发展乡村旅游,1241户4885人发展旅游实现就地脱贫。

  55岁的仓房村村民王华群一家把自家房屋翻修后开起了农家宾馆。“儿子是厨师,做点农家饭菜,一年能收入十多万,比出去打工强。”两只3岁的大熊猫“迈迈”和“灵岩”的到来,让位于仓房村的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热闹起来。王坪等村打造的130家“铁路人家”,收益也在2万元以上......

  如今的重渡沟,一排排古朴典雅的农家院落,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柏油道路和石铺幽径,一条条涓涓流淌的清澈山泉,一首首歌唱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的民间小调,一棵棵挂满果实的葱绿果树,都在展现着重渡沟乡村旅游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域高质量综合规划,干有导向,干有方向,把这些事干成百姓心上的好事,实事。组织群众深度参与,激发群众活力,提高群众发展自信,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重渡沟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书记张志钦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六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征稿将于10月30日截稿
下一篇:为爱痴狂 为孝坚守 一 记绍兴铜雕大师赵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