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人文 > 正文

抗击疫情重庆时刻系列报道大山深处的“帐篷教室”

2020-02-23 07:51:27   刘政宁 周序   

受疫情影响,学生只能在家“上网课”。

在重庆,群山叠嶂,有些偏僻的地方网络信号未能实现稳定覆盖,让家中无法“上网课”。近日,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丛山村柳家湾的学生们就遇到了这么一个难题。

为了能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当地村民在信号最好的山坡垭口处搭建了一个简陋帐篷,充当临时学习“教室”。疫情期间,这样的学习,实属无奈之举。

当地村委会也在第一时间向多方求助,希望尽快解决网络问题,让山区里的孩子也能在家“上网课”。2月17日,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得到求助信息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查看。

一个简陋的帐篷里,放着几张高低不一的破旧方桌和几条已经裂缝的自制木凳,一堆忽明忽暗的木柴炭火,几名孩子就在这四面漏风的“帐篷”里认真学习。

“看着就心疼。”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该地区地势崎岖,交通极其不便,此前也研究过解决方案,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如今,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他们决定,无论怎样,一定要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工作人员们齐心协力拉线。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供图

当天,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启动“绿色通道机制”,协调重庆铁塔和重庆通服两家建设单位,紧急调集精兵强将进行商定解决方案,争取在7天内完成线路建设和基站安装工作。

为节省时间,电信工作人员住在离施工地有1小时车程的镇上。每天7点准时出发,拉线、布线、架杆子,等到天色一暗,他们又挺进大山、翻山越岭进村入户了解通信状况,同步抓紧家庭网络建设施工,直至凌晨再返回住所。

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供图

就这样,在高强度的工作中,电信工作人员不到三天便完成了光缆施工15皮长公里、二级光分箱安装6个、光宽带安装21户,让村民与孩子及时用上了网络。而这样的工程量,原本至少要7天。

“我们家网络能用了!”2月20日下午,“帐篷教室”被拆除,孩子们拿着自家的板凳和学习用具,在回家路上欢呼雀跃。

工作人员教村民使用天翼高清。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供图

网络开通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村民们如何使用。如今,电信工作人员正在一家一家的回访,确认网络的稳定性,并一户一户的教他们怎样连接WiFi,如何通过中国电信高清电视节目选择合适的线上课程内容、怎样在网上听课和做题……

“每到一户都能听到村民发自内心的谢谢。”中国电信黔江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面前,每一位电信人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承诺,肩负着国企的责任和担当,坚决为疫情防控做好网络保障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开放30条落地:浦东率先出发
下一篇:语言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