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人文 > 正文

暖心闻|一位女主播和一万只越洋爱心口罩的故事

2020-02-21 06:44:28   光明网   

“睡觉!晚安!”2月16日凌晨1点,袁媛发了这条朋友圈。很少有人知道,这条只有4个字的微信背后意味着什么。

当日夜里12点,袁媛在朋友圈说:“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整整20天,每天在焦急夹杂着感动中度过。谢谢今天刷屏朋友们的鼓励,功劳是每一位参与者的!本来不想发圈了,睡了一觉爬起来,还是有些话说……”

袁媛要说的,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是感谢的话。

“如果不是15日夜里下大雪,我真准备连夜去机场等货。”16日早上,看到路上可以行车,袁媛8点半驱车赶到到合肥新桥机场东航货舱取出货,和赶来的爱心人士一起,拆包、分装,然后马不停蹄地送到合肥五家医院。他们知道,此时,对于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来说,口罩是最急需又紧缺的物资之一。

士大夫

“大家一起送完是下午一点多,最后我又把安庆和庐江两家外地医院的送到红十字会仓库,通知他们他们当天下午去取。一切停当,差不多两点多了。”几天过去,袁媛回忆起那揪心费神的20天,用的最多的词,依然是“感动”。

爱心抵达,石头落地

袁媛是安徽电视台的主播,疫情之下,她的岗位本该在电视上播报疫情和战疫动态。但她还有一个身份,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多年来,她一直热心公益。

这一次,她又选择了“跨界”。从新闻中看到很多医院缺少防护用品,她决定筹款购买口罩送给一线医护人员。

而后

2月16日凌晨2时,一架MU5467航班缓缓降落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飞机上乘客不多,但是从飞机的货仓里却卸下了84箱特殊的货物。

这是来自南美秘鲁的10000个医用N95口罩。这10000个口罩自2月11日从秘鲁首都利马出发,已经辗转了5天,经过了纽约、香港、上海,最后到达合肥,在空中飞行了17000公里。这是一份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安徽医护人员的特殊礼物。

2月16日上午,这批辗转三大洲、飞行17000公里的口罩带着海外游子和爱心人士的祝福由江淮专用车公司送到了省内7家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

2月16日一大早,袁媛和安徽省爱心助学协会的几位志愿者一起赶到合肥新桥机场,开始清点物资,并给每一箱口罩上都贴上一条来自海外和各地爱心人士精心撰写的赠语。果断帮助采购口罩的孔祥烨送来祝福:“身在海外,心系家乡,愿你们安好!”千方百计联系空运并承担3000美元运费的钱久根写道:“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许多朋友都用朴实的语言向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表达感激、送去祝福。王梓涵小朋友写道:“感谢医护一线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孙伟写道:“谢谢你负重前行,保我们岁月静好!”吴素英祝愿:“春来疫去,抗疫英雄平安归来!”也有许多朋友用优美的诗词送来问候和深情。春晓(昵称):“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蓝宝石(昵称):“知我平安使,芳草忆征鞍”。更多的群友用赠语表达了战胜病魔的决心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小玮~苒苒(昵称)写道:“风雨过后终见晴,早日降魔再鸣金!”程昊书写道:“若待明朝风雨过,春在天涯”。安徽省爱心助学协会的赠语凝聚成一句话:“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此时,距离袁媛发起这场爱心接力,已经近20天。

1月29日,袁媛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资源,谁有资源联系我,我们买一些给当地医务人员,他们急需。”同时,她还发布了一条信息,希望有同样想法的好友和她一起众筹购买口罩送给急需的一线医务人员。

一呼百应,异域有爱

“谢谢海外的安徽老乡,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感谢所有给我们爱心助力的单位和机构,名单附后,向你们致敬!谢谢安医一附院梁院长代表医护人员送给爱心人士的鲜花,这束花里饱含心意,尊医爱医,我们就是你们坚定的大后方!亲爱的白衣天使们,口罩箱子贴的是大家分别写给你们的话,保护好自己,你们就是我们的牵挂。本次捐赠委托了安徽省爱心助学协会作为捐赠人,通过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定向给各家医院的,流程公开透明,红会是完全遵照捐赠人意愿的,目前各家医院已经拿到受赠物资。”

把10000只口罩送到7家医院后,16日晚,袁媛在朋友圈发了一长串感谢的文字。她说,“作为发起人,谢谢所有信任我的参与了本次捐助朋友们,在这场战疫中,没有局外人。”

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刘义平第一个响应,合肥师范附小校长冯璐、阜阳足球妈妈王侠加入了进来,媒体的朋友孟元、张扬,自媒体大V葛怡然、电视台的十几个同事也加入了进来,企业界的好友也纷纷支持。

个den

热心好友越来越多,袁媛赶紧建了个群,取名“口罩别神气,迟早抛弃你”。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有93位好友入群,共筹集资金83954元。

“万能的朋友圈”起了作用。1月30日,远在智利的安徽老乡孔祥烨给袁媛发来一个好消息,说她在智利市场上找了两天,发现能买到N95口罩。袁媛高兴极了,赶紧找医院的专业人士确认是不是医用口罩。31日一早,孔祥烨又发来一条消息,说智利的口罩已经买不到了,还好他们秘鲁公司买到了,货已经进到利马仓库。这一天一夜,一上一下,袁媛的心情随着这消息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不停的跌宕起伏。好在口罩已经入库,下一步就是想办法把口罩运回国了。

爱心接力,绵绵不绝

从秘鲁利马空运回国,这个平常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变得错综复杂。显然,孔祥烨也没想到空运之路会如此艰难。她和丈夫钱久根是在智利的安徽籍华人,原籍合肥长丰,在南美做贸易多年,每天都要和世界各地的物流公司打交道。1月31日,她主动跟袁媛说,“利马空运回国的价格相对较高,我来安排吧。”但没想到,直到2月4日,秘鲁、智利到中国的空运都发不了了。

所谓燃放广泛

2月4日凌晨5点,24小时在线的袁媛收到来自南美的消息,秘鲁、智利到中国的空运都发不了了。紧接着,又收到消息,DHL不接单了,UPS也不行,菜鸟也不行,中国邮政需要30天,海航答应从西雅图转运的航线也停了......2月5日凌晨5点,一向沉得住气的钱久根也急了,他在智利发出指令:“不要管多少钱,只要能运回国内就行。今天务必把货发出去,不能再耽误了!”

又花了一天时间,2月6日,钱久根公司的员工终于找到了德国汉宏(hellmann)物流公司承接了货运任务,但是要先飞纽约,然后从香港转运到上海。

“香港就香港,只要回了国就好办了!”袁媛在群里发出物流已经搞定的消息,群友们欣喜若狂。袁媛来不及和大家庆贺,随即一边联系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落实捐赠程序,一边着手和汉宏物流、中外运的清关公司对接入关事宜。

2月7日上午,袁媛办好了所有的捐赠和海关免税手续,联系东航安徽公司免费把货物从上海带回合肥,秘鲁的汉宏公司也把所有的货都拉走了,提交当地海关接受检查,预计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2月7日晚能够起飞。

所谓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袁媛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里写了个轻松的信息“口罩离我们近了!”。不过轻松的文字并没有带来确切的航班消息。秘鲁海关在度过那个轻松的周末(2月8日、9日)后,一直到2月10日才把货物查验放行。2月11日飞往纽约肯尼迪机场,2月12日转飞香港,2月14由香港转飞上海浦东。“口罩终于离我们近了!”袁媛这回心里才算落了定,她在群里及时通报着群友口罩在空中的飞行轨迹。

2月14日9点10分,cx3258航班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袁媛托人在浦东机场查货单,又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一天,直到查到了货单才放下心,“终于入关了!”与此同时,安徽商报的张扬跟上海海关一直保持着联系,说明这次众筹资金采购口罩情况和曲折空运回国的过程,海关的同志深受感动,本来要等待三四天时间接受查验的口罩在第一时间全部放行。东航安徽公司紧急协调运力,保障货物第一时间发往合肥。

2月16日0点57分,因突降大雪延误了三个小时的MU5467航班终于起飞飞往合肥。

一路坎坷,但有了那么多爱心人士的“铺路”,这些爱心口罩终于抵达合肥,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

“我一直想问一下,你们每天晚上是不是睡眠时间很少啊?还是最近忙才这样?”袁媛给记者看这样一条消息,“这是秘鲁发货的小朋友发的,他早上起来就收到我的夺命call ,晚上还被我逼的熬夜,对我们的忙碌感到诧异。”

“事情一天没搞定,我的压力一直很大。”袁媛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常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战“疫”文艺作品向你们致敬 写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
下一篇:一位站在疫情防控一线的“90”后党员干部——姜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