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谨防有人行使疫情防控时代线上教授名义进行网上收费诈骗的预警(2020年第1号预警)》,内容如下——
寒假以来,为切实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接踵延期开学并随机应变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授。近期,据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反映,有人经由班级微信群、QQ群等序言冒充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授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肄业生家长经由微信、支出宝等网上支出体式缴纳各项费用,致使部门家长受骗受骗。
在此,我们提醒,延期开学时代,教育部整合国度、有关省份和学校优质教授资源,开通国度中小学收集云平台和中国教育台电视空中教室及部门省份收集进修平台,并供应有关教材电子版、“人教点读”数字教授资源库等进修资源,均为免费供应。建议恢弘中小学生和家长,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线上进修的同时,对借此名义收取相关费用的行为,必然要提高小心,增加提防意识,以免受骗受骗,蒙受不需要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实时向学校和先生反映,并留存好相关证据、实时报警。
在此,我们重申,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卖力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时代“停课一直学”有关工作放置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3号),积极整合资源,统筹现有前提,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立选择收集进修或电视空中教室进修,防止再购置新的设备而增加家庭经济肩负。严禁以疫情防控时代开展线上教授的名义私自设立收费项目、违规收费。
在此,我们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斥地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卖力落实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法式的收集平安主体责任,竖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治理责任系统,切实维护恢弘师生和家长的亲身好处。对学校和班级竖立的微信群、QQ群等,要严厉落实群主治理责任,严厉核实所有成员身份,严厉落实实名轨制,严厉入群核准验证,杜绝生疏人随意入群现象,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消灭出群。对确有需要经由网上支出的合规收费事项,建议学生和家长要与学校和先生进行确认,弗成盲目进行网上支出。
在此,我们要求,各级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应进一步完美教育收费治理工作机制,卖力履行教育收费属地治理职责,通顺举报渠道,严峻查处疫情防控时代乱收费行为;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收费行为,要实时将有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2月17日
此前,
针对行使延期开学实施诈骗的行为,
工信部也曾发布主要提醒,
小心疫情时代电信收集诈骗新套路
——谨防延期开学,假装先生骗取膏火↓
如许的骗术需小心!
已有多名家长“中招”!
行使疫情假装班主任行骗的案件不在少数↓
2月11日,浙江宁波的汤师长在班级微信群里收到了“班主任先生”发布的一个收费通知:“因为疫情影响,接教育部门通知,现起头收取数学指点费。”
接着,这个“先生”在群里发付款二维码,让家长们用微信或支出宝扫描支出500余元。汤师长相信后,按对方要求扫码付款。
然而,当他德律关联学校先生确认指点事项时,才发现学校基本没有收缴该项费用,而在微信群里要求缴费的“班主任先生”是骗子冒充的,他的微信头像和名字都和真正的先生一模一般。
在全国各地的雷同警情中,骗子的作案手法几乎沟通↓
对此,警方提醒:家长要学会差别信息真假。学校一样不会在群内发送二维码,要求家长经由收集转账的体式支出膏火。是以,不管是在微信群照样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交膏火的新闻,切勿急于汇款,必然要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
学校先生要增强联络群的治理。请先生(或群治理员) 开启入群验证功能 ,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生疏人随意到场家长QQ、微信群。此外,列位先生应马上对本班家长QQ、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可疑人员,尽快消灭出群。 (皮皮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