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闻陕西电(副总编:张家南 通讯员:吕世聖 马翀)“这水泥浆又挂不住孔壁了。”在4301工作面大直径卸压孔施工现场,负责封孔的老工人放下铁锹,看着孔口渗出的灰浆直摇头。此时,陕煤蒲白建新煤化公司防冲队队长贺培贞蹲在旁边,用工具戳了戳因为受潮凝固成块的水泥,眉头拧成了疙瘩——以往采用人工拌水泥封孔,现场得先按比例混合沙子和水泥,加水搅拌时稍不注意就会配比失衡,使得每次封孔得耗费近一个小时拌料,浪费的水泥能装满小半桶,更麻烦的是封孔不严容易导致煤壁瓦斯泄漏,时不时就得返工。

“队长,袋装封孔剂说不定能解决这问题。”该公司防冲队技术员王智斌抱着几袋新材料说,“不用现场拌沙子,直接注水搅拌就行,凝固速度还快。”
“一公斤封孔剂要比一公斤水泥贵两块钱,咱一个月打几十组孔,成本真能降下来吗?”贺培贞接过袋子端详。
“您看这测算单。”王智斌掏出笔记本,“人工拌水泥每6组孔平均用料100公斤,损耗约30%;封孔剂每组用量10公斤,损耗率不到1%。算下来,材料成本不升反降。”他指了指施工现场,“大家伙每天接水找沙子就得浪费不少时间,用封孔剂能省了拌料,人工也能减一半。”
贺培贞没急着表态,而是带着王智斌去了防冲办。“咱们算笔长远账。”防冲办负责人张树涛拿出过往案例资料,“去年因为封孔不严被检验出3回,每次改损都有损失。封孔剂虽然单价高,但能把密封合格率从70%提到90%以上,相当于给工程质量上了保险。”
回到队里,贺培贞召集骨干开了会。“我知道大伙担心成本,可咱们得把账算在效益上。这就像过日子,买便宜米生了虫也是浪费,不如买斤好米吃得踏实。”
试点工作在4301综放工作面3号钻场率先开展。老工人按照王智斌的指导,将封孔剂泡入水桶,待封孔剂吸水膨胀后封入卸压孔,短短十分钟就完成了封孔操作。“嘿,这跟和面糊似的,省了搅沙子的麻烦,手上也不沾那么多灰了。”老工人看着秒表感慨,“以前拌料加封孔得1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下午能多打两个孔了。”
质检带来的检测数据让大伙心里有了底。本次采用封孔剂的钻孔密封合格率达100%,未出现因封孔问题导致的返工情况。月底材料结算时,月度成本较之前下降1.2万元,人工效率提升一半。
“这不是多花钱,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在班前会上,贺培贞说,“以前人工拌水泥,看似省了点材料费,实则在效率和工程质量上吃了亏。现在用封孔剂,花小钱办了大事,既减少了浪费,又提升了工程质量,这就是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道理。”
“一公斤封孔剂要比一公斤水泥贵两块钱,咱一个月打几十组孔,成本真能降下来吗?”贺培贞接过袋子端详。
“您看这测算单。”王智斌掏出笔记本,“人工拌水泥每6组孔平均用料100公斤,损耗约30%;封孔剂每组用量10公斤,损耗率不到1%。算下来,材料成本不升反降。”他指了指施工现场,“大家伙每天接水找沙子就得浪费不少时间,用封孔剂能省了拌料,人工也能减一半。”
贺培贞没急着表态,而是带着王智斌去了防冲办。“咱们算笔长远账。”防冲办负责人张树涛拿出过往案例资料,“去年因为封孔不严被检验出3回,每次改损都有损失。封孔剂虽然单价高,但能把密封合格率从70%提到90%以上,相当于给工程质量上了保险。”
回到队里,贺培贞召集骨干开了会。“我知道大伙担心成本,可咱们得把账算在效益上。这就像过日子,买便宜米生了虫也是浪费,不如买斤好米吃得踏实。”
试点工作在4301综放工作面3号钻场率先开展。老工人按照王智斌的指导,将封孔剂泡入水桶,待封孔剂吸水膨胀后封入卸压孔,短短十分钟就完成了封孔操作。“嘿,这跟和面糊似的,省了搅沙子的麻烦,手上也不沾那么多灰了。”老工人看着秒表感慨,“以前拌料加封孔得1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下午能多打两个孔了。”
质检带来的检测数据让大伙心里有了底。本次采用封孔剂的钻孔密封合格率达100%,未出现因封孔问题导致的返工情况。月底材料结算时,月度成本较之前下降1.2万元,人工效率提升一半。
“这不是多花钱,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在班前会上,贺培贞说,“以前人工拌水泥,看似省了点材料费,实则在效率和工程质量上吃了亏。现在用封孔剂,花小钱办了大事,既减少了浪费,又提升了工程质量,这就是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