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嫦娥五号“太空稻”迎来收割

2021-07-10 05:48:18      

      7月9日上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大田里,华农的专家王加峰正在田里收割水稻。

      在田垄边的15-1号水稻已有大半个人高,金黄的稻穗把它都压弯了腰。


      这些稻种在8个月前曾跟随嫦娥五号航天器,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在深空环境中历经宇宙射线的照射,并安全返回地球,“落户”广东。


      不久后的秋季,这批“中国天稻”的后代将在实验室里开始育秧,并被移栽到大田里;未来几年,它们会在中华大地上继续世代繁衍,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

太空水稻是利用空间诱变育种的方式,将水稻的种子或者是诱变材料送到太空中,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来进行诱变,使得种子产生某种变异,最后再带回地面培育成新品种。这种新品种能够有效地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还能够增加产量。

网友称:

田垄边的15-1号水稻已有大半个人高,金黄的稻穗把它都压弯了腰。
------------
这就对了,解放前的水稻基本上有人那么高,杆相当强壮的,人蹲下,是要藏起来的,远一点完全看不到。水稻的大部分营养让杆吸收了,产量极低;加上杆过高,一刮大风,容易 倒伏,死亡,更加导致产量的低下。在杂交水稻大规模增产前,水稻的增产品种基本上都是降低水稻高度,抗降伏的方向发展,尽可能让营养供给种子(稻穗)来达到增产的。

带大米到太空去旅行,回来改变其产量和抗病毒抵抗力,应该是这意思吧?

中国人最爱的就是粮食,几千年来饿怕了,这是民之本,希望越来越好!

太空的吃了会不会有超能力
好想吃上哪怕只有一小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七部门:保障快递员群体薪资待遇
下一篇:陕西现1例广东输入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