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主持制定《竹炭》国际标准

2020-12-11 18:47:39   光明网   

近日,由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张文标教授主持完成的《通用竹炭ISO21626-1:2020》、《燃料用竹炭 ISO21626-2:2020》和《净化用竹炭ISO21626-3:2020》3项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主持制定《竹炭》国际标准

国内外同行权威专家认为,《竹炭》系列国际标准的正式发布,对于完善世界竹碳标准化体系、规范竹炭及其产品的定义和内涵、有效突破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高效利用世界竹类资源、促进竹炭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等各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竹炭既低碳、绿色、环保,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世纪90年代末,竹炭在我国生产和研究刚刚起步,对竹炭生产的关键技术、应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这种“应用在先,研究滞后”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竹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主持制定《竹炭》国际标准

作为国内首个竹炭学博士,张文标在读博士期间就在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竹炭竹醋液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张文标及其所在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了竹炭研究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张文标参加了30多项研究项目和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他所在的团队还牵头制定了竹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欧洲专利库等各方面数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竹炭方面的发明专利占全球的75%,论文占54%。同行专家认为,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张文标及其团队的研究内容全面系统、核心技术创新性强、成果转化程度高、推广范围大、实现了林业技术重大跨越,总体技术水平超过国内同类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经申请立项并经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296)成员国同意,张文标教授开始主持编制ISO/TC296 WG3《竹炭》系列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竹炭》系列国际标准分别规定了竹炭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分类、理化指标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主持制定《竹炭》国际标准

该系列标准在ISO工作机制下,由张文标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编制,先后在中国(北京)、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中国(杭州)、菲律宾召开线下工作组会议,并联合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荷兰、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肯尼亚、尼泊尔、尼日利亚、菲律宾、乌干达等国的专家代表共同研讨标准草案。各国专家和代表遵从标准制定程序,历经多次线上、线下广泛研讨,最终形成竹炭系列国际标准草案,经有关成员国投票通过后正式发布。


      张文标及其团队制定的竹炭系列国家标准,也极大推动了竹炭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生产企业由作坊式向规模化转型,产品由简单日用品向高值化方向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竹炭加工企业和竹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竹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大提高了竹材加工的附加值,增加竹农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主持制定《竹炭》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张文标带领团队帮助企业开发了九大系列、近400种竹炭产品,辐射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0多亿元,带动了5万多人就业。他和团队研发的竹炭生产技术成果,通过培训、宣传、示范以及技术输出等措施,转移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在产竹的国际地区迅速推广应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竹炭生产的中国智慧。(通讯员陈胜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廉洁自律,履职担当|湘潭县石鼓中心校召开廉政集体谈话会
下一篇: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