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科技扶贫送良种下乡

2020-10-08 11:29:35   光明网   

“小麦啊,七分种、三分管,种得好,就有七成的丰收把握。”10月7日,河南省封丘县闫庄村委门口,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教授正对闻讯前来的村民们绘声绘色地讲着冬小麦播种技术。

  闫庄村是河南科技学院的定点扶贫村。为帮助村民们提高小麦种植技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茹振钢教授带上自己的百农4199小麦新品种,开展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在贫困户董立卓和杨风起家里,茹振钢先把书包、图书、文具和生活费等送到孩子们手上,嘱咐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当得知其中一个小朋友叫“振岗”时,茹振钢高兴地搂着小朋友说:“咱俩都叫振钢,太有缘分了。以前我们家也很穷,但是穷不怕,我们一样可以用学习和知识来改变命运。”随后,茹振钢又给两家送上了自己团队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4199,介绍了该品种的一些品质和特性。该品种是用高光效材料百农高光3709F2和矮抗58杂交定向选育的国内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早熟适应性广泛、抗冻性好,灌浆速度快,籽粒商品性好,在河南南部推广表现很突出。

  听说村里来了一位小麦专家,很多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们赶到村委会门口,要听教授讲种小麦。面对热情满面、渴望技术的村民们,茹振钢毫不吝啬地开讲了。他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要确保粮食安全、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得从良种播种开始。“咱们种小麦,要按照小麦的要求来,不能只按照咱们自己的老套路、老办法来‘伺候’它,要不然小麦该跟你‘怄气’了。比如我们要尽可能足墒下种,你看那地里的土抓起来能攒成一个团、撒下来还是一粒粒土,这样的墒情种麦最得劲儿了。”听着茹振钢如此“接地气”的讲解,村民们忍不住想多听一些,还有几位村民拉着茹振钢询问冬季灌溉的事儿。

  看着滔滔不绝的茹老师,一位村干部轻轻地走到前面递上一杯水,正讲到兴头上的茹振钢挥了挥手,婉拒了那杯水,继续和村民们交流小麦种植管理心得,“以前的老黄历,冬季小麦就不浇水了,但是现在得变一变了,因为气温比较偏高,是需要在十一、二月份的时候再给小麦喝点水的。”

  村民们听着不过瘾,又和茹振钢一起来到庄稼地里,实地监测播种墒情和土壤情况。茹振钢弯腰抓起一把土,在手心里捏了一捏,和村民们交代说,一定要每两三年犁地一次,确保上层土地和下层土地能够翻一番,利于水分和地肥的吸收。

  临走前,村民董立卓拉着茹振钢的手说:“冬季浇水的时候你可得再来指导指导俺们呀。”茹振钢立刻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大声念给村民们,坚定说:“大家有什么小麦种植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只管给我打电话,我一定还来!”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志坚 通讯员方强牛艳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些人奋战一线 用行动守望万家灯火
下一篇:沈阳中街:从“百年老街”到“新晋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