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福建泉州市泉港区推进城市建设提速年及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活动,多措并举,通过环境整治提升、惠民项目改造,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建设能级和品位全面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
环境整治增颜值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经过精心布置的祥云路两侧,太阳花恣意绽放,扶桑也开出大朵的、粉色的鲜花,迎风轻轻摇曳;大腹木棉挺立着开满一树的绚烂。随着“两节”临近,泉港城市景观氛围布置也早早提上日程,色彩明艳扮靓了泉港新城,为群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优美的园林景观呈现,是管护工人的无言守护。在该区城市管理局的组织下,管护工人从9月初开始对辖区内主次干道的行道树、绿地等进行修剪、养护,通过强化日常养护工作,确保绿地长势良好,做到一步一景,遍地是花,展示出新城新貌。以期用最好的面貌,迎接“两节”的到来和八方来客。
“两节期间会有很多乡贤回乡,我们通过绿化的整修、氛围布置,让他们感受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共同享受城市建设的美好成果。” 区城管局园林管理股负责人林志金说。
为推进城市管理,优化城乡面貌,今年3月以来,泉港区城市管理局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对住宅小区、集贸市场、主次干道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对全区环境卫生、“两违”、占道经营、流动摊点、车辆“滴撒漏”、破坏市政设施、广告牌乱设(破损)、市政设施损坏、焚烧垃圾等破坏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日常性巡查,为居民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
设施升级惠民生
“行人过马路更安全了,桥下的车辆也更通畅了,整个城市也看起来高大上了许多”。近日,位于后龙镇祥云路植物园旁的泉港区首座人行天桥实现通行,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随着泉港植物园的建设开放,祥云路植物园路段的人流量大、交通压力大。天桥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祥云路的快速通行,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群众去往道路两侧的安全问题,实现人车分流。该项目也是祥云路改造提升工程的一部分。
城市“断头路”和“瓶颈路”的存在,增加了区域间的交通压力,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泉港区把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事来办,实施“项目攻坚2020”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515万元,真正做到让路于民,让百姓出行更顺畅、更舒心。
城建统筹提品位
房屋杂乱无序、使用功能不全、配套设施落后……这些是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征迁之前大部分民房存在的问题。
2017年5月份,石化安全控制区拉开了大征迁序幕,1万多户、5万多名居住在安控区内的群众盼来了从“忧居”到“宜居”的大好时机。
3年多来,泉港区加快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坚持“保供应、稳房价、促动建”,分批组织、有序推进商品房上市供应,办理预售房地产项目77个,上市房源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最大限度满足动迁群众房票安置购房需求,极大改善了安控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促动建、筹房源、提品质,让群众“离土不离村,乔迁利不减”,正是泉港区服务石化安控区安征迁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让人民群众住上新居,共享安控区征迁“红利”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泉港区以城市建设提速提质为重点,继续深化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园林绿化及生态连绵带建设工程、片区更新改造、重大市政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公共建筑及其他项目建设等六大工程,全方位提速城市品质提升。2020年全区城建项目共129个,年度计划投资94.89亿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诗瑶 通讯员 刘泽阳 刘川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