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上海滨江晶耀前滩,迎来上海首个田园风格市集——前滩市集,来自上海金山区的优质农产品一一亮相。在这里,“国际范儿”与“本地味道”相遇,潮流与传统相融,农商结合,文旅赋能,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购物中心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在晶耀前滩商场户外屋顶平台,来自金山区亭林镇亭西村五彩稻田的稻草景观成了游客的“引路员”。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稻草景观分散在平台的各个区域,为世界级中央商务区前滩中央活动区增添了一番田园风味。
金山亭林月饼的展位前,一片热闹景象。刚出炉的月饼还飘着热气就被摆上了货架,没一会儿,就有不少识货的老顾客排起了长队。市民林先生说:“市面上的‘新式月饼’屡见不鲜,还冒着热气的亭林月饼却是难能可贵,品种和口味都挺多,我最喜欢老味道猪油夹沙馅的。”
据摊主介绍,亭林月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金山区非遗名录,保持了原生态无污染的传统手工,选用优质配方,根据传承人多年累积的经验配制而成。亭林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甜而不腻,口感酥松,唇齿留香。
口感软糯香甜的方糕;浓香四溢、入口弹牙的大米也深受市民青睐,有“药中黄金”美誉的铁皮石斛等众多金山亭林本地的优质农产品也一同亮相。“市民可以在市集现场不同的主题区,逛逛金山农产品,做做手工Workshop,尝尝美食,遇见最美的大自然。”晶耀前滩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表演区域,上海市级非遗亭林腰鼓展示亮相。现场氛围欢快热烈,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据悉,亭林腰鼓是亭林镇“一镇一品”特色文化,经过十几年传承发展,形成了老、中、青、少梯队式发展模式,于2013年列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在非遗文化展示区,陌生又熟悉的洗帚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洗帚是一种竹制工具,用于以前农村洗刷灶头的铁锅,做清洗锅子用。近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气、天然气等进入寻常百姓家,灶头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洗帚行业逐渐萎缩,扎洗帚技艺近乎失传。此次亮相市集,目的是让远离农村的市民了解民间技艺和生活。
这一次将田园风格市集“搬”进市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看似简单的构思,却是农业合作社、购物中心、第三方运营主体、政府部门以及文、旅、农、商各方主动寻求共赢的尝试。金山区文旅局负责人介绍,前滩市集是金山区文旅和农业部门的诚意之作,体现了金山区乡村振兴成果、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农民幸福生活和优秀传统文化。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金山农产品、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集体进城”,让市民不必跑上50公里,就可以体验到具有本地味道的金山农特产品和特色文化,感受到如画金山,五彩亭林。这也能够进一步提升金山农产品形象,拉动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农业发展,助推城市发展“内循环”。
第三方运营主体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山农产品每天的展销品种和数量会根据需求变动,以亭林清阖果业的无花果为例,基本都是头一天向合作社下单,第二天中午前采摘,下午4点前到达市区商圈,不到4个小时,就可以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其新鲜度是进口果蔬无法比拟的。(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