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

2020-09-21 05:28:10   光明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9月19日,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第一辑)正式发布,为中国走文化引领型城镇化之路做好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奠基工作。

文化引领城镇化发展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

  此次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刘士林《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王晓静《我国区域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政策研究(1982-2012)》和《二分尘土:江南人文空间的城镇与村落》、张书成《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过程与评价研究(1049-2014)》等8本,既是交大人文城市学派长期积累的一个成果展示,也是双方战略合作迈出的第一步。

  从内容上看,该丛书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历史研究、区域与城市文化研究、产业研究等领域,从总体上看,这些著作都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化的经验基础,广泛吸收世界城市发展理论成果,以文化引领城市和区域发展为主线,以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既有高度一致的共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路径。

文化引领城镇化发展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

  其中,由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刘士林主编的《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文、法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资助项目。该书将新中国城市发展进程分为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为全面把握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对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进行客观评价,既肯定了其成绩又指出了其问题,体现出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严谨学术态度,对于深入研究70年来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曲折过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对于发挥理论指导和文化引领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让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为产品也是重要课题。会上,长期致力于大数据的伯俊软件董事长孙一晖表示,目前,消费大数据采集在市场上很丰富,但是文化消费的数据还相对较少,伯俊计划以此次研究成果为引领,通过大数据为文化传播做贡献。

  据悉,为持续推进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理论建设,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结合双方的理论研究优势和传播品牌优势,2019年底,交大城研院和交大出版社联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化传播中心,并确立了一揽子战略合作计划。

文化引领城镇化发展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

  刘士林教授告诉记者,在近十年的探索中,团队坚定了文化城市研究的理论自信,也更坚定了人文城市发展的道路自觉,未来,相关成果也将会陆续出版和发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常山县聚焦脱贫攻坚、壮大村集体经济纪事
下一篇:黄黄铁路转体梁成功实现同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