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

2020-09-20 04:37:07   光明网   

从名画复制到艺术原创,从临摹西方到融合东方神韵,大芬油画村在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这不仅是产业升级转型的故事,也是找到文化自信的故事。

  登上首届文博会——通往世界舞台的重要转折

  随着大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1990年代中期,大芬村聚集了几百名画工。画笔、画布、颜料等周边配套产业陆续进村。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和大芬村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者云集至此,进行大批量的油画制作与销售。

  从1998年开始,龙岗区政府开始介入,对大芬村这个市场经济下自然形成的“油画村”进行产业引导和环境改造,投入大量资金在大芬村修路、拆迁旧屋,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偏居龙岗的“欧洲油画小镇”,大芬村的油画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走上正轨、茁壮成长。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大芬美术馆外景

  而真正让大芬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源于文博会这个平台。2004年,深圳贯彻“文化立市”的战略,筹办首届中国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邀请来自全球各地的展商和客人前来。得知这个消息,龙岗区政府决心为大芬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势,经过努力终于将大芬村争取到了作为当时唯一分会场的机会。

  “我还记得,为了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村里举办了千人同时画油画的活动,在场的画家、画工和展商们都十分激动,许多外国艺术家和画商都被大芬所吸引,和我们亲切地交流和相互切磋。”周永久告诉记者,登上文博会舞台对大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首届文博会,大芬作为唯一分会场的开幕场景

  当年,大芬油画村便创造了“艺术与市场对接、才华与财富转换”的奇迹。2005年时,世界70%的油画来自中国,大芬村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其中80%的份额。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大芬村的油画产业实现2.79亿元产值,2007年上升至4.3亿元,2018年实现总产值45.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

  培育原创力量——用艺术内涵打造大芬品牌

  31年的成长历程当中,大芬村并不是没有经历过风雨,临摹复制缺乏原创性、同质化生产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也一度让这里遭受质疑和发展瓶颈。然而,面对这一命题,龙岗区进行了积极的主动选择和自我革新,通过高端文化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的发展。科学、系统性地培育和引导,如今的大芬已拥有旺盛且可持续的生命力。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2019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入选作品

  “从前,大芬以‘行画’为人们熟知,也就是商品气息很浓、艺术性不够的画作,大芬画家常常被称作是‘画行画的’。”大芬画家石涌说,然而近年来通过坚持原创,一大批职业画家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认可,开始登上国家级的艺术殿堂。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扶持原创油画“软”“硬”加码——投资一亿元建成大芬美术馆,为画家们搭建了公共展示空间;对接、举办一系列海内外展览、讲座;引导大芬油画村形成以商业复制为基底、原创定制和衍生品为中坚、原创作品为塔尖的“金字塔式”产业结构;通过对艺术人才的培育实现“以点带面”,提升画家整体艺术水准。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大芬美术馆

  2012年开始,龙岗区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举办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着力提升大芬的原创能力和艺术高度。经过6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大芬不仅在国内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逐渐受到世界艺术舞台的关注。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2019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入选作品

  2018年,“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开幕。这是全国首个以油画为主题的国际双年展,展览和活动内容兼具国际性、学术性、艺术性。

从城中村到世界油画集散地的逆袭之路——大芬油画村的故事(下)

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入选作品

  龙岗区政府一直不断为大芬原创艺术搭建与海外交流的桥梁和“走出去”的平台。打开这扇艺术之窗,一大批原创画家登上世界舞台,与各国画家进行艺术交流、对话;推开这扇文化之门,龙岗区正进一步提升城区文化品位和国际影响力,以高端文化为引领,以开放融合的姿态前进,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以前大芬的画家一度不敢说自己是大芬村出来的,怕被艺术圈里的人看不起,但是近年来,无论是海内外的商业艺术市场还是专业收藏市场,大芬都证明了自己。”画家蒋庆北说。

  从培养“经济作物”的思路转向打造“艺术家摇篮”,大芬的原创力量迅猛发展。目前,大芬已有原创画家群体近300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8人。

  回归文化自信——新模式走出广阔天地

  2008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复制艺术品出口贸易额大幅下滑,大芬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原创作品,以及衍生品开发等途径撬动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在国内市场创作畅销的艺术品,进而重新杀回国际市场,实现了经济与艺术的双丰收。

  在芬雅特艺术品公司的车间里,不少画师正在用玻璃、折纸、布料、陶土等综合材料绘制具有东方意蕴的装饰画。公司负责人周峰告诉记者,从2008年外单下滑开始,他便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内消费者越来越有文化自信。捕捉到这一信号后,他的团队开始原创“新中式”艺术产品。

  而这种回归“文化自信”的进程,也助长了大芬画企和画家们的自信。目前,芬雅特的原创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拥有几十家直营店,具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备受青睐。

  “在我眼里,大芬村是一个充满活力,四处洋溢着对油画的热情的村落。在这里,对于什么是美,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可每个人的骨子里又流淌着传统的血液。”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说,“感谢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种“原创艺术产业化”模式,正是大芬画企近年来不断探索出的新道路,即不再简单机械地复制画作,而是采取签约艺术家和购买版权的形式,对优秀原创作品进行复制和衍生品设计生产,让原创和产业化结合,充分挖掘附加值。这一新模式打破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鸿沟,原创艺术的复制品和衍生品满足了公众对艺术的渴望,从供给侧满足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彭罡看来,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大芬油画村总能敏锐把握市场的变化,及时寻找艺术发展新方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高端展览与交流的配套服务,提升大芬本土油画家的国际视野和审美、艺术水平,让大芬油画的原创能力持续提升。”彭罡说。

  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国际,大芬正一步步努力升级,用充满色彩与想象的人文力量,努力追求走向世界的艺术梦想,增强深圳乃至中国的对外文化辐射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党文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工业互联网驱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布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上海旅游节推特别线路 骑行杨浦滨江感受“城市会客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