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8个昼夜奋战,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杭州亚洲运动会重点配套项目——杭州地铁8号线2标于9月14日上午成功穿越钱塘江,为2022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
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快线,是杭州亚洲运动会的关键配套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8年初,中铁十六局集团以央企担当和在全国已成功修建郑州穿黄、天津地下大直径隧道等专业技术,实力雄厚一举中标了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建设任务。工程有一站一区间,被建设单位列为全线“重难点卡脖子”工程。
据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执行经理郑中刚介绍,我们项目部承建杭州地铁8号线土建2标,是全线‘咽喉’重中之重工程,盾构区间全长3466米,其中一次性下穿钱塘江底段长2800米。开创了浙江地铁穿江最长纪录。工程采用直径11.71米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针对长距离穿江风险高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极细颗粒筛分难度大、下穿江堤沉降量控制要求高等难点,项目团队超前筹划,在盾构选型初期开展针对性设计研究,配备主驱动密封自动加压系统、超强的环流系统,配置7.5微米的全新泥水筛分压滤设备。实现了盾构机安全下穿钱塘江东西两岸大堤,隧道施工全程沉降零预警、3466米大直径泥水盾构首次不开仓、不换刀一次性顺利掘进,及泥浆处理零排放记录。
盾构下穿钱塘江期间,最浅埋深仅8米,面临江底水系丰富、盾尾及主驱动密封随时被击穿风险,且受泥沙搬运影响管片存在位移变形、掌子面不稳定、沉降控制等多重风险源。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种泥沙搬运作用下管片变形的模拟装置,研究管片位移变形规律以及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以实时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为盾构安全下穿江底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研究获得了专利授权并形成专项成果论文。
中铁十六局杭州地铁8号线2标项目书记刘元鹏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盾构施工正值攻坚阶段。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生产,连续开展了‘创岗建区’和劳动竞赛活动,全员齐心协力克服了渣土外运难、工期压力大等难题,在隧道掘进作业中,曾创造了日掘进22米,月掘进400米的施工纪录。面对穿江隧道高水压下的姿态控制技术难题,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特点,不断摸索优化施工参数及注浆配比,最终精准对准洞门‘靶心’,实现了零误差接收。”
据悉,该盾构隧道工程如期贯通为杭州地铁8号线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线路建成通车后,钱塘江东西两岸地上绕行40分钟缩短至5分钟,极大地加强两岸互联互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交通出行提供保障。(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訾谦 通讯员 杨晨馨 朱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