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她竟对当地医院的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检测能力不了解不掌握,面对上级督查组的询问,左一句“这我不知道”,右一句“我搞不清楚”,让人实在难以理解、难以置信。
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能考验干部、识别干部。身为阻击疫情的一线指挥员,如果连己方有多少“弹药”都是一笔糊涂账,又如何将物资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分配?把防控疫情的重任交到这样的人手里,怎么能让人放心?据悉,此人已被上级“火速”免去职务。这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疫情当前,身处一线的各级党员干部决不能“一问三不知”,谁“无知”谁就是失职,谁“无知”谁就会无位。
抗击疫情是如此,日常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无论在哪一条战线、哪一个岗位,要想干好工作,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都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该掌握的不掌握、该了解的不了解,不仅难以打开工作局面、取得实在业绩,还可能把工作方向带跑偏,耗费精力资源、造成严重损失。
“一问三不知”,固然有能力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作风问题,其本质是不担当、不作为、不尽责。现实中,“一问三不知”的党员干部固然是极少数,但是能做到“一口清”“问不倒”的,就足够多吗?在基层,还有没有人做不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与战士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机关,还有没有人不熟悉新武器装备、不了解新战法训法,工作“插不上手、说不上话、使不上劲”……实际情况可能是,对该知道而不知道,或是知之不全、知之不细、知之不深的,不是一个两个。
尽管其官帽被摘除了,但不能仅仅是撤职了之,还应该追查其怎样走上“局座”位置的。让“无知”者无位,理应成为一种鲜明导向。与其等到“一问三不知”的人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了再处理,不如把功夫下在平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考察、甄别、监督、问责工作,对那些麻木不仁的猛击一掌,让那些浑浑噩噩的混不下去,把战位留给真正知战谋战、知责尽责的人。(言石)
值班管理员 张一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