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了进一步严控村民上街赶场、无事乱窜等行为,仁和镇各行政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职能,利用通行证“凭证出行”管控上街赶场、乱窜等现象,收到了良好效果。
“自疫情应急响应启动以后,仁和镇在场镇周边设立了8个一级核心层防疫卡点,在各村交界处设立了24个二级外围防疫卡点。但是哪些人放行、哪些人不放行,各卡点在甄别中没有严格的标准。于是有群众提议,对于上街看病、有急事等特殊情况,由村委会核发‘通行证’,防控卡点凭证放行。”仁和镇镇长谢骞介绍了“通行证”产生的背景。
当问及这种做法是否便民时,谢骞进一步分析。“像上街看病、办急事的这种特殊情况很少。前段时间,落实了有疫区旅居史和接触史的人员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大家禁止聚会聚餐、禁止串门走亲访友、暂停赶场。对于生活必需品采购,每个社都落实了一名代购员。办理‘通行证’这种做法对少数人多了一道手续,但是它管住了绝大多数人。”
“开具通行证不麻烦,就是到村委会拿张空白通行证,填写好人员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出行地点和时间, 由村医生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村医生就签字,然后工作人员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加盖村委会印章,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虽然多了一道程序,但是特殊时期严格一点对大家有好处。”准备到梓潼接父亲邓卓高出院的战斗村村民邓明生表示理解和赞同。
“不是任何人来填张单子就可以盖章,首先要向社长或者周围邻居核实情况,确认其不是居家隔离人员和事情真实性后才会盖章同意。同时还要根据情况核准出行人数,尽量减少人员外出”。战斗村文书张维红一边给群众办证,一边向我们介绍如何严格把关。
谈到“凭证出行”这一做法的意义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太平村防疫卡点值守人员刘乾东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们只认村上开具的通行证,没有通行证的人员一律不放行。这种做法有效杜绝了人员乱窜,也减轻防疫卡点值守人员的工作压力。”
自仁和镇各村实施“凭证放行”措施以后,串门走亲访友、垂钓、赶耍场、无事乱窜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据统计,每天出行的车辆和人员比实施凭证放行措施之前减少了50%以上。(唐恭淮)
值班管理员 张一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