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99606982838403369@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不要回家

2020-02-08 18:55:17   资讯周刊   

文/刘志宇(湖南湘潭)

不去永安了,我们回长沙。2月2日下午,到我所在的单位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中心校值完一天的班,回到在湘潭市河东的家,刚进家门,妻子就很是不满地告诉我。

这是怎么一回事?父母亲不是每天都盼着我们回家吗。

我是浏阳人,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退休多年,年近八十的父母亲老俩口,互相搀扶着依恋着快快乐乐地住在浏阳永安镇的一个安置小区里。

每逢节假日、双休日,父母亲就盼望着儿女们回到他们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三年前,我的小孙子宸宸出生了,我们一家成了安置小区里为数不多的四世同堂的幸福的一家。

宸宸先是放在我们身边带着,一岁多以后又由他母亲带在长沙身边,只有节假日,我们才带着宸宸回永安,让姥爷、姥姥看上一眼,逗他一会儿。也许是血缘关系吧,看到陌生人从不轻易露出笑脸的宸宸,一见到姥姥、姥爷就张开了他那张红红的小嘴巴,直把父母亲乐得整日合不拢嘴。只要一天没有看见重孙,父亲就打电话,要求我们进行微信视频,他俩老说每天看上一眼重孙子那一张红红的嫩嫩的小脸蛋,晚上睡觉也睡得香甜一些。

刚刚进入腊月,父亲就像往年一样,从小镇上的花店里,精心挑选了蝴蝶兰、水仙花、仙客来、长寿花等一些表达美好寓意盛开的盆栽花,这些花儿,将家里的热闹气氛调制得浓浓的。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四世同堂,近20个人又像往年一样,欢聚在浏阳永安镇的安置小区里。我们陪着年迈的父母亲,贴春联、照团圆照、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到大年初一的曙光初现。

喜庆的氛围,在父母居住的小区里,一直洋溢到正月初三,吃过早餐,我们几兄妹才携家人陆陆续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永安,各自回到了浏阳、长沙的家里。

像往年一样,本应该回到湘潭做一些开学前准备工作的我,因为遇到了疫情,我们只好随女儿一同到了长沙,一家人就像鸟儿一样,关进了笼子里,宅在了长沙的高层电梯房里,这一宅就是好几天。

宅在长沙,我们的心却在永安,时刻惦念着年迈的双亲。国家要求,尽可能地宅在家里,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作贡献。在长沙宅和在浏阳永安宅都是宅,我们何不宅在永安,既响应了号召,又陪伴了父母,尽了一份孝心,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打定主意,等我到湘潭值完班后,带着父母亲都喜欢的小宸宸,一家老小全都宅到永安去。

“你看看爸爸咯,他是不是糊涂了,他在微信家庭群里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这明明是不希望我们回家。”正在我开车前往永安的途中,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正看着微信,关注着各地疫情的妻子,大声地叫了起来。

“他说什么了?”聚精会神开车的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用心开车,我念给你听。” “我恳请大家注意一下:现在到处都在要求,要少走动。我们家也要一样,不必走动的,尽量不走动,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染上了这个病毒啊。所以还是少走动好,请大家一定一定要认真的考虑。不是我不欢迎大家,而是特殊情况,全国都一样,我们不能例外!”

父亲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俩不是经常念叨着我们,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怎么现在又不希望我们回家了,这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打电话给女儿,要她不要去永安了,我们俩现在还是回长沙,我们一家仍然宅在长沙。”原本车辆穿梭不息的高速路上,偶尔只看到几辆车在孤零零地疾驰。我仍然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开着车,口里却气鼓鼓地吩咐一旁的妻子。

“哥哥,你们到哪里了,妈妈又去楼下接你们了。”一直住在永安,照顾父母亲生活起居的三妹急切地打电话来。

“不回永安了,我们还是回长沙。”妻子气呼呼地回答。

“不是说好了今天回永安的吗?我已经煮好了你们一家人的饭菜,还准备了哥哥你最喜欢吃的茼蒿。”三妹很不理解,不无责怪地说。每次听说我们要回永安,三妹早早地就到她的小菜园里,摘下新鲜的还带着晨露的蔬菜等着我们。

“你没有看微信吗?爸爸不让我们回家。”“听说你们要回家,从早晨到现在我脚没有挨一下地,一直在厨房里忙着,哪有时间看微信,我就看看。”三妹急忙解释。

三妹为了更好的照顾好父母亲,特意在父母亲的楼上购买了一套房子,父母亲住二楼,她一家住四楼。母亲告诉我,三妹对她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天还没亮就下楼给她俩老准备早餐,晚上安顿好她俩睡觉,收拾干净房间以后,也就是晚上十一二点了,三妹才上楼回自己家休息。

“爸爸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你们理解错了呢。”三妹毫无底气地说。想到当前疫情的严峻性,忍不住要妻子

 

“爸爸就有味啦,又发来了一条,你念给你听。”想到当前疫情的严峻性,我正准备站在父亲的角度解释几句,妻子又开口了。 “请注意:我的意思是克服困难,维持现状,能不动的就不动,不要误会。不要多想,不要自添麻烦。我们家的水平都不低,应该能够理解。”

“这不是更加明确告诉我们,要我们不要回永安吗。”此时的我无再也无话可说了。

“平安到达长沙。”回到长沙,一进女儿家的门,我就在家庭微信群里报了平安。

“感谢你们采纳了我意见,作了一些改变,谢谢?国家解除警报以后我一定请大家去吃大餐,以求补偿!”入党几十年的老共产党员,前年被浏阳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父亲,第一时间就在家庭微信群里给予了回复。

不到外头去浪!莫给国家增添负担,这就是最好的过节,也是最好的爱国!我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值班编辑:彭浪浪   审核主任:陈志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元宵节特刊|家慈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下一篇:江北:战疫“夫妻档” 坚守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