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了,我还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得上。”
苏洪友,共产党员,今年74岁,是石桥子镇石桥子村一名退职的村干部,在了解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之后,迅速带领着村里的群众开展疫情防护工作,主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入户排查外来人员、消毒灭菌,这些举动,无一不让群众深受感动。但是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他日夜坚守在村口的身影,夜晚灯光之下,身影虽小,却让人暖在心里;身影虽小,却让驻守的防线固若金汤。
牛桂德是臧家庄社区仇家洼村退休的老支部书记。年龄没有令他忘记党员的身份,病毒也没有令他恐惧退缩,村里设置劝返点他主动要求加入,帮助核查、汇总本村的人员来往情况,并坚持在劝返点值班,他用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和爱党爱国的伟大情怀,为全村群众生命健康誓与疫情斗争到底。
寒冬夜晚,村头那一盏温馨的灯。
在共抗疫情这个关键时刻,石桥子镇各村庄的街头出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简易办公棚,一批“大衣哥”、“大衣姐”,有的在棚外值勤,有的在棚内避风, 他们不畏寒冷,不分昼夜的坚守在街头,把守着重要路口,在寒冬的夜晚,在村头重要路口点亮了一盏温馨的灯。
“咱不能在关键时刻退缩,只要老少爷们需要咱,咱二话不说就得领着干。”
在诸城市石桥子镇西院社区胡家西院村的“劝返点”,我们看到一位双眼通红、布满血丝的值守人员忙碌的身影,她一边排查登记进村人员车辆,一边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释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这名值守人叫张金花,在刚做了视网膜手术,膝盖半月板破裂需要动手术的情况下,医生告诉她要多加休息,但作为西院社区两委成员的她,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已经连续10天值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这场疫情中的骨干力量。
因为身体不适,她本想年后辞职在家养病。然而面对肆虐的疫情,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又一次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扛起“硬核”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保护着群众安全。
“咱不能在关键时刻退缩,只要老少爷们需要咱,咱二话不说就得领着干。”在寒风中值班的张金花坚定的说道。
以社区、村干部、老党员为首的志愿者们,自发形成小组,轮流值班。不论白天还是寒冷的夜晚,他们身披军大衣,坚守在村口,确保无外来车辆人员的流入,虽然手和脸都被冻得通红,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军绿色大衣,为这个寒冷的冬夜,增加了一份温暖,更增添了一道风景。他们用一件军大衣、一只红袖标、一只普通的口罩、一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告诫村民都要居家不出门,自己却战斗在防控最前线,去掉“村组党员干部”这个头衔,他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最坚定的逆行者,迎着寒风矗立在村头,只为看好自己的村民,守护好自己的村子。
历史照亮未来,征途未有穷期。我们始终坚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这么多的像苏洪友、张金花、牛桂德同志们的努力下,疫情终有被克服的那一天,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本报记者:金英勤 刘炳栋 赵洪志通讯员:张吉生 胡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