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染源,第五版指南明确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为什么写“尚待明确”?并且此前也有消息称,在患者粪便中检测到病毒。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在发布会上回应称,他们关注到了这个现象,但是还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今后有证据时可能会更改传播途径的写法。
李太生表示,本条更新内容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如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应注意采取空气隔离措施,如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但普通民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心,主要注意飞沫和接触传播就可以,去公众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
第五版指南中,相比湖北以外省份对于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湖北省去掉了“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这一条。
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第五版指南中新增了较大剂量的利巴韦林口服治疗。李太生表示,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以往经验,利巴韦林用至最大量1.2g时,就存在较多病人出现溶血性贫血以及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导致利巴韦林减量甚至停用。“目前这个方案利巴韦林的用量较多,临床医生需警惕相关的毒副作用及监测患者耐受情况。另外同样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克力芝中的利托那韦会增加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必要时需酌情调整其他药物用药剂量。”
“第五版指南治疗的方法和手段更为丰富,不仅仅有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氧疗我们都详细进行了相关的分类,为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具有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基础。”郭燕红说。
第五版指南将呼吸支持部分进行了扩充完善,从一般氧疗、高流量吸氧/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到挽救治疗进行从低到高级别的呼吸支持分类,并详细描述了呼吸支持逐级递增的考虑条件,李太生表示,这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呼吸支持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诊疗方案。
继第四版指南后,第五版再次强调要遵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进行医院感染控制。严格规定了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使用的区域、时长、穿戴规范等。
他说,如果不是传染病专业的医务人员,可能并不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严重性,会存在有些护目镜没戴好、口罩漏气、头发露在防护服外面等情况,不懂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的划分,容易造成医院感染。“所以第五版指南再次强调,严格按照防护规范进行感染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稿件来源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