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湖南省人民会堂开幕。
戮力同心决胜全面小康,接续奋斗共创时代伟业。1月13日下午,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本次大会应到代表761人,实到739人。
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739名省人大代表意气风发步入会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横幅悬挂在会场上方,格外醒目。
1月16日,湖南省省长许达哲出席了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娄底代表团会议,来自娄底市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们各抒己见,为湖南发展建言献策,省人大代表、娄星区人民医院(娄星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贺军民在会上发言。
贺军民听了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三句话:
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事办好;
确保脱贫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同时,他就如何全面推行全科医生驻村制,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提出了建议。
贺军民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娄底代表团讨论会上发言。
全面推行全科医生驻村制 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
-—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娄底代表团讨论会上的发言
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娄星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贺军民
13日听完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很深。记得去年省长说到“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要确保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里。”一年后,12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有三句话让我铭记于心:第一句话是“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事办好”,第二句话是“确保脱贫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第三句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三句话及时回应了老乡们对美好生活的向住,对健康生活的期盼。作为来自基层卫生系统的一名代表,我的感触是健康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全科医生更是基层群众身边健康的“守门人”,他们处在实现分级诊疗的最前端。
省长的报告32页中提出:“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其内涵就是完善国→省→市→县→乡→村六级的分级诊疗模式。要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分级诊疗是根本,而要落实好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关键。全科医师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他们的服务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农村人口的身心健康。国家配备全科医生的标准是,到2020年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目前,全国现有全科医师30万名,我省全科医师9600多名,缺口较大。娄底市现有全科医师1670人(其中助理全科医生114名),每万名居民拥有4.2名全科医生,已经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2017年娄底市委、市政府把全科医师的队伍建设,列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开展了“以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工作为基础,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辅助诊疗人工智能系统建设为两翼”的“一基两翼”实践,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大投入,强化“留人”″筑巢”保障。解决全科医生驻村专项编制,基本实现每个建制村1名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生驻村服务。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445个。训基地3个、基层实践基地4个。转岗培训全科医师1239人,定向培养农村本科生49人,招录培养本土人才268人。二是科学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统一派驻,实行乡聘村用,每周开展驻村服务2天。取得的成效:一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的好病。娄星区连续5年在开展 “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共为15万多名老百姓进行了免费体检,该项工作由区人民医院主导,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村卫生室(村医)共同参与。对体检发现的小病留在了村卫生室,常见病、慢性病留在了乡镇卫生院,大病、多发病留在了娄星区人民医院,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格局。二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我市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01个,签约群众240万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万人、城乡低保五保户签约6万人。娄底市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行动计划,得到了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湖南省政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扶贫办的高度肯定。
尽管娄底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中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全科医师队伍的全面建设,还需要政府的关心、代表的关注,全科医师也有他们的所急、所忧、所盼。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全科医师队伍能力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技术提升解急
一是建立高标准培训基地。将娄底列为全省全科医师培养使用试点示范区。二是“三帮一”提升执业水平。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省、市、县同帮一名全科医师。
二、薪酬激励减忧
一是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针对全科医师岗位吸引力不强,待遇低的现状,建议市县乡村同级别的全科医师同城同乡同酬,吸引“5+3”的优秀全科医师乐于奉献基层。二是设立全科医师津贴。借鉴护理津贴模式,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三是明确身份。将全科医师纳入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并为其爱人就业、子女就学提供便利。
三、职业发展有盼
一是畅通“上升”通道。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拿出一定的编制,对“5+3”培养模式的全科医师,在乡镇服务5年以上且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定向考录县级以上医院。二是理顺“下帮”渠道。激励考上县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师以传帮带的形式下帮,形成指导乡镇全科医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图。最后有个老乡朋友有四句话要我带给省长:岁末年初两会开,省长讲话暖心怀,一心只为咱百姓,共同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