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平川区的喧嚣还未完全苏醒,隐藏在平川区街头巷尾的绿色却已悄然展开了它们的画卷。道路旁,树木繁茂、绿叶滴翠,人行车通时,美景尽收眼底;公园里,人们跑步、打太极,在朝阳晨露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城市绿化品质的显著提升,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城在绿中不仅是一种美景,更成了平川区人民生活的艺术。
近年来,平川区以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工业区为目标,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绿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之城。
一路一景多姿彩 高速引线美如画
“进入平川区响泉高速引线快速通道,道路两侧绿植搭配错落有致、生机勃勃,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市民李进银往来平川区和白银两市频繁,时常驾车沿高速引线驶入快速通道,在她看来,一路风景四季皆美。
长征西路、兴平南路、世纪大道、广丰路两侧、一路一景,绿美结合,逐增新色,让广大市民收获交通畅通的幸福感,也收获了满满的美感。
“我们科学规划设计,精选绿植品种,精心搭配色彩,切实提升道路两侧景观的层次感和观赏性,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同时,努力让城市有颜值,更有品质!”区林草局副局长张吉迪表示,丰富的城市绿化层次和色彩,打造了一道道亮眼的风景,更成就了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
“方寸之美”显匠心 口袋公园满幸福
“这个小公园,花红草绿景致好、功能齐全很便民!每天来这里打牌、唱曲的人络绎不绝,已成了周边小区人们闲暇时光好去处!”住在乐雅居的老人赵保福提及家附近的口袋公园,赞不绝口。她说,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生态门面”,作为平川区老一辈建设者,她见证着城市发展,留存着城市记忆,看着“天然氧吧”越来越多,她兴致勃勃的告诉记者,现在平川城市绿化“好得很”。
近年来,平川区积极探索和实践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坚持把“小、精、特”口袋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绿化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和“助推器”,着力为市民打造家门口可游、可玩、可赏的“小绿洲”,提升群众“微幸福”。
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是近年来平川区提倡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城的重要举措之一,平川区围绕街心、街边、街角这些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充分利用城市“金边银角”,通过布局建设公园绿化活动场所,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要,大桥路口等10座口袋公园因地制宜规划改造,对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口袋公园虽小,却“绣”出城市方寸之美,让市民在休憩时抬头见绿、低头有花、远眺是景、转角遇美,让人们“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憧憬变成了现实。
“绿色福利”触手及 优质空间惠民生
“现在的生态园环境相当好,设施到位,我们经常来玩,锻炼身体,心情真不错!咱平川区的公园,这些年不断提升改造,已经成了平川最美的风景线,我为咱这么美的城市绿地点赞!”谈及如今的城市公园新面貌,人工湖北区旅游“常客”陈忠智赞叹不已。
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休憩空间,也是市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生态空间,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担当”。近年来,平川区着力解决民生大事,在打造人文景观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区公园基础设施,以有序空间为核心、以绿色生态为基底、以功能需求为指引、以文化特色为目的,串联起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空间的服务功能及生态效益。
近年来,平川区各大公园着力提升功能定位、赓续文化薪火,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渐渐从过往单一生态景观,走上主题鲜明、特色凸显、功能多样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更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为要,精护细养、创意改造,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
城市绿色空间,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感情,精心打造绿色空间,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桃花源小区、乐雅居小区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平川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繁花似锦的公园、绿树成荫的街道、纵横交错的生态长廊,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城市绿色网络。
城市绿起来,是平川区政府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高度重视和承诺,也是对城市发展的美好期许,未来,平川区将踏着生态美区建设的铿锵脚步,不断创新城市绿化模式,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让生态底色熠熠生辉,人民群众宜居乐业。(金树栋)